【资料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李巍团队首次揭示了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内表型,并且发现CD25/sIL-2Rα和IL-31等可以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 英国皮肤病学杂志》在线发表。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的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迁延,患者往往有剧烈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按慢性病进行长期管理。特应性皮炎又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皮肤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内表型分析,是联系临床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一系列生物标志物,是近年来针对复杂疾病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概念,对于研究特应性皮炎的生物学异质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血清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识别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内表型并可能用来预测药物疗效。
国际上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标志物的研究较少,华山医院皮肤科李巍课题组的研究首次揭示了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内表型,探索了血清生物标志物预测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的可能性,为特应性皮炎的精准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山医院特应性皮炎诊疗中心李巍团队与医院信息中心合作,基于特应性皮炎全病程管理模式,通过“专病电子病历登记系统”和患者移动端的“华山特应性皮炎服务平台”小程序,建立了特应性皮炎专病队列,为患者提供一体化服务,实现院内院外全程管理。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